通知公告

世界苹果产业发展概况

发布者:国家苹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发布时间:2023-09-21浏览次数:11

世界苹果产量和面积概况:

2018年世界苹果总产量为8614.22t,总面积为490.43万万hm2。分国别或地区来看,年产量前十的国家和地区依次为中国、美国、波兰、土耳其、爱尔兰、意大利、印度、俄罗斯、法国和智利。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苹果产量合计为6409.83t,约占世界苹果总产量的74.41%。其中,中国苹果产量和面积居世界第一,分别占世界总产量和总面积的45.55%42.24%

从单产来看,我国苹果单产为18.94t/hm2,在产量排名前十的国家中处于中等水平。年产量超过100t以上的国家中,我国苹果单产排在第9位,仅仅是排名第一的智利的37.75%,排名第五的德国的53.69%


产量是多因素(如自然气候条件、品种、栽培模式、土肥水管理、修剪和病虫害防治等)综合作用的结果。通过综合分析比较,发现栽培模式、集约化程度和土壤管理是影响国内外苹果单产差距的主导因素。

如栽培模式上,单产水平较高的国家苹果园采用矮砧密植栽培模式的比率较高,美国为5055%,这种栽培模式具有结果早、易管理、经济系数高的特点,而我国目前矮砧密植果园的比率仅为8%,绝大多数仍采用乔砧密植栽培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结果晚、难管理、经济系数低。

集约化程度上,国外发达国家苹果园逐渐向大农场发展,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如美国平均每户经营200 hm2,而我国平均每户不足0.5 hm2,导致了生产技术标准化程度低、机械化程度低、劳动生产率低,从而影响了产量的提高。

土壤管理上,国外苹果生产发达国家普遍采用水肥一体化的灌溉和施肥体系,并结合土壤和叶片分析指导和调整施肥方案,地面管理为果园行间生草和行内覆盖,而我国苹果园施肥仍以经验为主,施肥方法不科学,地面管理以清耕为主,生草果园较少(葛顺峰和姜远茂,2017)。

世界苹果栽培品种概况及趋势:

随着栽培技术体系日趋完善,苹果生产发达国家已将发展新品种作为提高果实品质、增强区域特色、增强市场竞争力、推动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新品种的选育与开发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近10余年来,世界苹果品种更新步伐呈现明显加快趋势,其中,栽培面积扩大最快的品种是富士、嘎啦,增幅比例最大的品种是粉红女士(Pink Lady)、布瑞本(Breaburn)等。另外,太平洋系列、爵士(Jazz)、蜜脆(Honeycrisp)、卡米欧(Cameo)等一批新品种也有较快发展。


主栽品种选育和应用芽变新优系。除中国外,世界位居前10位的苹果品种(金冠系、元帅系、嘎啦系、富士系、澳洲青苹、艾达红、乔纳金、布瑞本、粉红女士和红玉)产量之和占到总产的67.02%(张永祥, 2013)。在这些主栽品种中,各国都十分重视选育及开发新的芽变新品种(系),包括布瑞本、粉红女士等也有芽变新品种推出。这样,在保持原品种基本特性不变的同时,可有效提高该品种的果实商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市场需求引导品种布局向优质化、多样化方向转变。苹果消费市场向全球化方向发展的大趋势,使金冠、元帅、澳洲青苹等传统品种面临挑战,栽培比例呈下降趋势,嘎啦、富士成为近年发展最快的世界性品种,布瑞本、粉红女士、太平洋玫瑰、爵士、蜜脆、卡米欧等一批品质特色明显的新品种栽培比重逐年增长,这在欧美苹果主产国表现的尤为明显。

世界苹果栽培制度发展与变迁:

在世界范围内,苹果矮化砧木的研究与利用已经经历了近百年的历史,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区在苹果矮化砧木的研究方面都经历了不同的过程。苹果的栽培制度对于苹果的栽培和生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上世纪70年代前,世界苹果栽培模式都是以乔化稀植为主。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从苏联引进的乔化栽培技术也是以主干疏层形为主的乔化稀植栽培方式。

20世纪70年代以后,全球苹果消费价格逐步降低,为了保证苹果生产者的经济效益,果树栽培研究者们开始对矮化密植集约栽培技术进行研究,以期寻求更加高效优产的栽培模式。

研究者从矮化砧木和矮化品种以及砧木与品种组合等方面入手,筛选了大量的矮化砧木和矮化品种。我国的果树栽培研究者们在此期间也集中对引进国外的苹果栽培矮化品种和矮化砧木进行了集中研究,并筛选和培育出了一些适合国内栽培和种植的苹果矮化品种和矮化砧木。

对矮化密植集约栽培模式的选择与研究,国外生产者与研究者主要关注的问题是在种植苹果过程中,是获取木材还是获取果实。因为一棵苹果树每年的生物产量是基本一致的,但这些生物产量用于木材生产的多,用于果实结果的就会减少。因此在矮化密植集约栽培研究中,国外研究者首先考虑的是如何减少因苹果树体的骨架生产而带来的对生物产量的消耗。

这种思维的产生,给苹果的栽培制度的研究开创了创新研究的新领域:为使苹果的树体能够承载较多的产量,在树形的选择上需要减少枝条数量和减小树形结构,因此首先采用了以纺锤形为主的树形,大大减少了分枝级次;随后取而代之的是给每棵苹果加立支架,在苹果树的中干上直接着生结果枝,这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树体因身骨架建造,增加枝条数量而消耗的生物产量。

因此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直到今天,以意大利博尔扎诺地区为代表的矮化栽培模式,是一种主要以矮化篱架型立架作为树体支撑的矮化集约栽培的新模式。苹果生产可达到1年栽植,2年结果,3年丰产(2500公斤/亩)的效果。

随着消费市场上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消费者对果实品质的要求逐渐提高,国外生产者和研究者将苹果种植的良好土壤环境与科学施肥的问题纳入研究范畴。为了能及时更新结果树体和修复土壤的环境,他们大大的缩短了果园寿命,要求苹果园寿命在1520年,不超过20年就更新一次,以便能够在苹果的品种和质量方面及时适应市场消费需求。在此期间他们充分利用果园生草技术和土壤改良技术,也成功解决了果园的重茬问题,消除了连作障碍的不良影响。

因此,目前世界上发达的苹果栽培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智利、澳大利亚、法国、新西兰等国,都在重点研究和推广苹果矮化密植集约栽培模式,基本完善了苹果矮化密植集约栽培制度,完成了苹果栽培模式由乔化稀植——乔化密植——矮化密植集约的变迁过程,并且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世界苹果产业发达国家已基本完成矮化密植集约栽培方式的转变,苹果矮化密植集约栽培模式已成为世界主要苹果种植国普遍采用的栽培技术。

然而,经过70年创新与推广,我国矮化砧果园面积仅占到全国苹果种植总面积的10%左右,发展进程缓慢。截至目前,矮化密植集约栽培模式仍未成为我国苹果栽培的主要方式,我国将在一段时间内,继续维持乔化密植栽培模式与矮化密植集约栽培模式并存的局面。在今后的5~10年间,我国苹果种植将处于大规模更新换代阶段,新的苹果栽培技术与制度的完善、建立、适应与大面积应用将变得非常迫切。

世界苹果发展趋势:

近年来,在市场需求与产业比较收益等因素的驱动下,世界苹果种植、加工、贸易、消费均呈现稳步增长态势。

短期而言,受局部国际市场需求波动与产地气象灾害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世界苹果种植、加工、贸易、消费年际之间略有波动,市场结构略有调整,但整体格局稳定。果业发达国家苹果产业发展稳定,中国、智利、巴西、阿根廷等国家成为推动世界苹果产业稳步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尽管中国苹果产销多年来一直稳居世界第一,但随着产业内部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及消费需求持续上涨的影响,中国苹果产业面临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产业快速、持续扩张发展的市场日趋加大,亟需基于全球竞争视角动态监测并评估世界苹果主产国苹果产业发展趋势及竞争力。在相对较高的种植收益的驱动下,中国苹果产量增加仍然具有较大空间。种植面积增加、品种改良、种植技术与果园管理水平提高是促使我国苹果增产的重要驱动力。可以预计,在无重大气候灾害的前提下,中国苹果产量仍将呈现增长趋势。

短期来看,拓宽国际市场的潜力有限,受出口市场需求下降影响,苹果加工及其出口量呈现下降趋势,苹果加工行业产能过剩带来的企业经营风险剧增。

从长期来看,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苹果消费市场不完全饱和,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和饮食结构的调整,苹果消费需求将呈现不断上升趋势。因此,需要积极开拓国内消费市场,保障苹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