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推广

苹果优质生产最新技术途径

发布者:国家苹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发布时间:2023-08-07浏览次数:13

来源: 本站原创
适用地区通用实施时间 
技术内容

目前,从国内外苹果生产和销售市场来看, 提高果品质量已成现代苹果生 产的必然趋势。苹果质量取决于果个大小、果面着色率高低、 果形整齐与否、 果面光洁度及风味、香气、有无病虫危害等诸多因素。 综合生产上最有效的提高果品质量的技术与途径,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 适地适栽
    1.气温与光照 苹果是喜冷凉的树种,一般选择年平均温度在75℃~14℃ 的地区,都可以栽培,尤其是生长期4月~10月平均气温115℃~18℃、夏季6月~8月平均气温19℃~25℃最适宜苹果生长。苹果又是喜光树种,光照充足、生长 健壮、花芽分化良好,一般苹果光饱和点为8600勒克斯~40000勒克斯, 但由于不同品种间对温度、光照的要求又有所差异。
    2.土壤水肥条件 苹果对土壤适宜性广,无论山地、沙滩、 砂土经过改良都能生长。其生长期4月~10月要求有500毫米~600毫米的降雨量。苹果对肥料的 要求较大,应掌握好不同时期的施肥,确保苹果的正常生长结果。
    二、 合理的整形修剪合理的整形修剪可以改善树冠内部通风透光条件,提高光合性能,对着色和提高含糖量都有显著效果,应选主枝少、层间距大、 树冠通风透光的树形,修剪过程中掌握四个原则:1.修剪时期, 由单一的冬季修剪变为四季修剪,做到春刻芽、夏促花、秋拉枝、冬调整,每季都有修剪工作,但都剪量相对不大,从而缓解了树体敏感反应,保持了树体均衡生长。2. 修剪程度,变多短截为少短截,变重剪为轻剪,除骨干枝延长枝必须中截外, 各类枝组、大小辅养枝尽可能采用剪长放枝、开张角度、多拉平, 这有利于缓势, 促短枝少成花,多结果。3.树体结构:(1) 改大冠树为小冠树, 变圆头形为圆锥形,目前常用的树形如小冠疏层形、纺锤形、改良纺缍形等。(2) 改矮干为高干,因为主干矮冠大易丰产,主干高、冠小易质优。(3) 改大枝成层分布为均衡排列,现在注重的是枝的合理分布,而不是强调树形有固定结构。(4) 枝组培养,通过中央领导头拉弯控制上强下弱,把领导头竞争枝拉平, 使之变成结果能力强的枝组,一举两得,在枝组内部安排好结果、预备、 更新三套枝, 确保高产、优质、壮树。
    三、 配套授粉
    1.合理配制授粉树 合理配置授粉树是新建果园的一个重要内容, 授粉树的有无配备、是否合理等直接影响果园的生存和效益, 不同品种应选择合理的授粉树, 目前生产上常栽的品种及授粉树如:元帅系的适宜授粉品种:津轻、富士、国光、红玉、金冠等;富士系列适宜授粉品种;元帅、北斗、 金冠等; 乔纳金的适宜授粉品种;北斗、国光、元帅、嘎拉等; 北斗的适宜授粉品种;金冠、红玉等。栽植时授粉树与主栽品种的比例为4~5∶1并且成行栽植。
    2.人工辅助授粉及昆虫授粉
    四、 合理疏花疏果
    疏花疏果应根据果树对果实负载量来确定。近几年,对于生长条件好、 坐果率稳定的地区和品种提倡“以花定果”即一次到位。 在天气条件不适的情况下,提倡“轻疏花、晚定果”。最适宜期定在疏花后21天疏完, 疏花应做到六先六后,即:先顶后腋、先外后内、先上后下、先大后小、先密后疏、 先骨干后辅养。同时,应根据已确定的适宜负载量,使花、 果合理均匀地分布在树冠各部位。疏花疏果方法可以用手工法,也可用化学药剂法, 两者同时应用以互相增补。
    五、 果实成熟前综合管理
    1.套袋技术 套袋具有果实商品率高、新鲜度好、果色艳丽等特点, 套袋有单、双层套法,应在采前30天~40天开始套袋,去袋在采前15天~20天为宜。
    2.树下覆盖银膜 覆膜时应注意4点:(1) 覆反光膜的时间应在果实着色期,一般为9月上旬。(2) 覆反光膜的位置应在树盘内外均铺严。(3) 覆反光膜时切勿拉得过紧,否则会因气温降低冷缩膜,造成破裂。(4) 采果前将膜小心揭起、卷好,用清水洗净放到室内干燥避光条件下存放。
    3.摘叶转果 摘叶从9月上中旬开始,摘除靠果实的遮阴叶片,尤其是发黄、枯干、残缺不全的老叶、摘叶时保留叶柄。转果可使阴面果实和阳面一样, 以利果实着色全面、均匀、艳丽。转果方法为:用手轻轻托果,小心转动, 将阴面转到阳面。
    六、 分期采收 苹果在适宜采收期内,一株树上所结的果实因生长部位、果枝状况、果实数量等不同,其成熟度也不同,一般从适宜期开始2批~3批采完。
    1.先采外围、上部着色好,果个大的果实。
    2.在第一批采后5天~7天也选着色果个大的采,再隔5天~7 天将树上所剩果实全部采下,采后应分级包装以便销售和贮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