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贮肥水技术
发布者:国家苹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发布时间:2023-08-06浏览次数:16
适用地区 | 通用 | 实施时间 | 通用 |
技术内容 | 穴贮肥水地膜覆盖技术简单易行,投资少,见效大,一般可节肥30%,节水70%~90%,在土层较薄、无水浇条件的山丘地应用效果尤为显著,是干旱果园重要的抗旱、保水技术。具体技术如下:将作物秸秆或杂草捆成直径15厘米~25厘米、长30厘米~35厘米的草把,放在水中或5%~10%的尿液中浸透。在树冠投影边缘向内50厘米~70厘米处挖深40厘米、直径比草把稍大的贮养穴(坑穴呈圆形围绕着树根),依树冠大小确定贮养穴数量,冠径3.5米~4米,挖4个穴;冠径6米,挖6个~8个穴。将草把立于穴中央,周围用混加有机肥的土填埋踩实(每穴5千克土杂肥、混加150克过磷酸钙、50克~100克尿素或复合肥),并适量浇水,然后整理树盘,使营养穴低于地面1厘米~2厘米,形成盘子状,浇水3~5千克/穴即可覆膜;将旧农膜裁开拉平,盖在树盘上,并一定要把营养穴盖在膜下,四周及中间用土压实,每穴覆盖地膜1.5平方米~2平方米,地膜边缘用土压严,中央正对草把上端穿一小孔,用石块或土堵住,以便将来追肥浇水。在穴中心上方的地膜上穿一小孔,以便以后施肥浇水或承接雨水,并在小孔上压一小石块,以防水分蒸发。一般在花后(5月上中旬),新梢停止生长期(6月中旬)和采果后3个时期,每穴追肥50克~100克尿素或复合肥,将肥料放于草把顶端,随即浇水3.5千克左右;进入雨季,即可将地膜撤除,使穴内贮存雨水;一般贮养穴可维持2~3年,草把应每年换一次,发现地膜损坏后应及时更换,再次设置贮养穴时改换位置,逐渐实现全园改良。
|